每年 3·15,都是让科技领域爱好者又悲又喜、喜中带悲、悲喜交加的时刻。
喜的是近两年来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相关产品和企业频频登上 3·15 晚会,这不恰好说明技术足够 “接地气”,受众广泛了吗?而悲的则是这些 “伪智能”打着技术革新的名义大行其道,被蒙蔽的普通人越多,科技本身受到的 “反噬”也就越大。
尤其是一些 “润物细无声”渗透进你我日常生活当中的 “伪智能”,大到人工扮演的智能机器人,小到贴上 “智能”标签就身价倍增的自动牙刷…… 这些自我标榜着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层出不穷,吸引了无数 “不明觉厉”的点赞,也让真正做技术的从业者充满了无奈。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智能迷惑产品大赏,看看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容易被忽略、又容易中招的 “陷阱”。
形似而神不似,AI 表示:服务机器人,我们不约
首先跟各位 “韭零后”(在本次股灾中惨被 “割韭菜”的 90 后基民)普及一条 “金科玉律”:当中国的大爷大妈们都开始买基金 / 股票 / 比特币了,那就离下跌不远了。
同理,当 “智能产品”开始吸引既有消费力又缺少辨识力的大爷大妈,可能就要提防,所谓的 “智能”有多少含金量了。
这一两年,我就没少听母上大人热情地跟我安利:今天去某餐厅见到了送菜机器人,明天去某商场跟机器人聊天了,后天又喝到了机器人打造的手磨咖啡…… 这些眼花缭乱的智能服务机器人,让我亲爱的妈妈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跟身边跳广场舞带孙子的姐妹们区别开了。
我实在不忍心泼她冷水,其实这些机器人,距离《黑客帝国》里那样的 “智能机器人”还差的远着呢,充其量算是一个有着自动机械臂和轮子的智能音箱。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个合格的智能机器人,需要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工程的深度结合,由 AI 作为后脑,机器人来执行自动化操作,缺一不可。
机器人要有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举个例子,《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能判断出主人受伤了,然后自动为他进行包扎。
而国内很多厂商生产的 “智能机器人”,如很多商场里的引路机器人,大多是调用 AI 公司开放的语音算法,通过内置的地图自动生成路线,并驱动自己按照既定的路线前往而已。如果用户在中途出现了其他需求,都需要重新进行提问。
因此,这类机器人都是不具备自主学习、思考能力的,能做出的反应行为也很有限,一旦超出设定好的问答范畴,就开始像 “人工智障”一样前言不搭后语。
而要像大白那样对环境和任务做出实时推理和自动决策,需要更复杂的软件算法,以及和更多传感器之间的协同配合。
除了与人类功能相似的肌肉、大脑和神经系统,真正的智能机器人还具备与人建立情感关系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能读懂人的情绪、能自主学习,进而与人实现更轻松愉快的交流。以索尼的 Aibo 人工智能机器狗为例,伴随着相处时间能够记住主人的特征与互动细节,做出个性化的反应,实现功能和行为上的扩展,而不是只单纯地执行自动化指令。
受技术所限,目前像 “大白”这样理想化的智能机器人还没有问世,市面上的产品就是在语音交互技术的基础上,套了一个人形外壳就推入市场。
这就相当于将一个能听会说的脑袋放到一个带滚轮的铁皮箱子上,只能执行设定好的指令,比工具人还机械,还能叫 “智能”吗?
玄学体检,最为致命:AI 真的真的还没有那么神
如果说 “人形自走智能音箱”还能让大爷大妈们看个新鲜,感受一下思维的激荡,那么 “人工智能筛查体检”就属于利用消费者对 “智能”的盲从心理,进行欺诈式营销了。
大家可能在许多高铁站、机场、商场都见到过类似的检测设备,只要将双手放在传感器上,脸部正对摄像头,几秒钟就能完成健康体检,包含几十种身体指标,无需到医院抽血化验,只需 20 元就能实现无痛体检,这是什么感动中国的优秀科技发明啊!
再看看其原理:一般经营这些检测机器人的公司,都会声称采集脉搏等生物数据之后,通过云端完成大数据比对和智能分析,从而筛查出健康状况并给出改善报告。然后引导消费者掏出手机下载好 App 坐等自己的专属健康档案。
我们知道,深度神经网络建构的机器学习模型往往需要超大规模的数据样本来进行训练,此前 IBM 就不惜血本为沃森投喂了海量的结构和半结构数据,还跟许多顶级的医院合作来积累数据和经验,斥资 10 亿美金收购了医疗图像分析公司 Merge Healthcare。即便如此,沃森在临床应用表现也不太理想。而打造那些诊断机器人的公司大多都名不见经传,根本没有在国际顶级 AI 赛事的榜单上露过面,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掌握屠龙之术呢。
它们的套路一般是,在后台比对一下监测数据,随机评分生成一个虚假报告,同一个人如果用两个不同的手机号注册建档,得到的结果可能都是不同的。此前就有专业医生认为,这种检测设备并没有可信的科学依据。
用户在支付以后,为了接收体检报告,往往还会下载一个专门的 App,登陆之后,不仅将自己的个人信息交给了平台,还会在上面看到许多保健品电商广告和付费医疗咨询的页面。
可是,该类器械一般没有医疗资质,根本不符合诊断关键健康数据的规定和要求,哪怕事后消费者发现上当了,也只能自认倒霉。此前北京管理部门就针对某检测仪厂商的营销开出了罚单。
这种套路很有点像各种 “量子 XX”,利用人们渴望尝试新技术、信任国字头和官方文件的心理,将一些高大上的科技术语作为噱头来进行诱导消费和诈骗。尤其涉及到医疗健康产品,可要提醒家里的老人们,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投资智能教育更得走脑子
如果说用伪科学和保健品营销欺诈老年人是骗子的常规操作,那么一些针对家长的教育骗局,相对来说就更加隐蔽,而且有着一种 “周瑜打黄盖”你情我愿的味道。
近两年来,在 K12 教育中引入 AI 和自适应学习的培训方式特别普遍,这种更符合个性化需求、针对师资稀缺痛点的方式,也被视作研究热点。
可是,让你研究,没让你现在就大张旗鼓地圈钱啊。
一些培训机构就打出了用 “智能 + 自适应”来颠覆传统教学的旗号,来招揽加盟商、吸引家长掏钱。
这种企业的特点其实挺好分辨的,那就是但凡你在网络上搜索相关信息,营销广告、加盟信息、客服对话弹窗的数量,绝对比介绍具体技术怎么实现的,要多得多得多。
字面逻辑绝对根正苗红,源自正规教育理论,还有顶尖科学家背书,一桩桩直击家长们望子成龙的一颗红心。可是具体做了哪些储备工作、突破了哪些技术难题、有怎样的数据积累,具体的案例和量化指标能不能分享…… 别问,问就是 “懂的都懂,不懂得我也不多解释,细细品吧,你也别来问我怎么回事”。
其实,自适应学习早在就已经提出了,主张让学习者自己在学习中发现总结,最终找到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起机械的填鸭式学习,更符合步调的自适应,显然更能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效果。
在引入深度神经网络算法之前,早期的一些商用自适应学习系统,也是依托于对题目知识点的标注,建立知识图谱,让学生填写问卷来掌握他们的学习风格,然后根据传统的数学模型进行建模分析,进而为不同的个体展示符合其当下认知程度的内容。由此也诞生了许多作业工具、过程性评价工具等等,辅助学校开展教育工作。
AI 的加入会让这一系列过程效率更高、数据细粒度更高、分析更精准,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解决。
举个例子,自适应学习理念认为,学生的情感状态是沮丧厌倦还是积极、独立等,会深刻影响他的学习。而教育也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来适应学生的需求。但众所周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识别,受限于个人信息隐私、技术伦理、情感分析算法等现实问题,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机构对自家系统的过分夸大,什么可以监测学生的集中度、扫描知识盲点、千人千面对症下药…… 再加上超纳米级、全球首发等等夸张的形容词,至于效果是不是同样夸张——只要帖子删得够快,负面就追不上我……
总而言之,“伪智能”的套路就是将两三分的智能夸大到十分,再佐以夸张的外形、疗效、形容词,就可以坐收流量和金钱。
现在各种 “智能 +”项目已经充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想要立竿见影地识别还真不容易。不过,只要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的,大概率都是 “忽悠党”:
1. 诉诸权威。喜欢用国字头、官方媒体等为自己的业务背书,质疑那就是 “国家都支持的东西你怎么能说不好”;
2. 强行关联。只有少数案例或者根本没有案例,强行将一种技术的理想前景与自身业务挂钩,比如 “AI 能打败人类棋圣,还教不会你家小孩吗?”
3. 不可证伪。只告诉你空洞的理论或似是而非的逻辑,但具体怎么实现的说不出来也证明不了,因为信息限制而暂时无法证伪,就等于 “我是对的”“你质疑就是你看不懂”。
科学往往需要经过大量实验,反复证明是对的。人工智能也概莫能外。
但凡讳莫如深,还是先远离保平安吧。在引入深度神经网络算法之前,早期的一些商用自适应学习系统,也是依托于对题目知识点的标注,建立知识图谱,让学生填写问卷来掌握他们的学习风格,然后根据传统的数学模型进行建模分析,进而为不同的个体展示符合其当下认知程度的内容。由此也诞生了许多作业工具、过程性评价工具等等,辅助学校开展教育工作。
AI 的加入会让这一系列过程效率更高、数据细粒度更高、分析更精准,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解决。
举个例子,自适应学习理念认为,学生的情感状态是沮丧厌倦还是积极、独立等,会深刻影响他的学习。而教育也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来适应学生的需求。但众所周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识别,受限于个人信息隐私、技术伦理、情感分析算法等现实问题,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机构对自家系统的过分夸大,什么可以监测学生的集中度、扫描知识盲点、千人千面对症下药…… 再加上超纳米级、全球首发等等夸张的形容词,至于效果是不是同样夸张——只要帖子删得够快,负面就追不上我……总而言之,“伪智能”的套路就是将两三分的智能夸大到十分,再佐以夸张的外形、疗效、形容词,就可以坐收流量和金钱。
现在各种 “智能 +”项目已经充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想要立竿见影地识别还真不容易。不过,只要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的,大概率都是 “忽悠党”:
1. 诉诸权威。喜欢用国字头、官方媒体等为自己的业务背书,质疑那就是 “国家都支持的东西你怎么能说不好”;
2. 强行关联。只有少数案例或者根本没有案例,强行将一种技术的理想前景与自身业务挂钩,比如 “AI 能打败人类棋圣,还教不会你家小孩吗?”
3. 不可证伪。只告诉你空洞的理论或似是而非的逻辑,但具体怎么实现的说不出来也证明不了,因为信息限制而暂时无法证伪,就等于 “我是对的”“你质疑就是你看不懂”。
科学往往需要经过大量实验,反复证明是对的。人工智能也概莫能外。
但凡讳莫如深,还是先远离保平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