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综合 > > 正文

冰雪中的“保供卫士” 他们为四亿人守护温暖-讯息

2025-10-22 18:32:25    来源:新华网


(相关资料图)

此时,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的黑河,最低气温已达到零下7℃。作为“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的国门首站,黑河作业区日均输气量达1.09亿立方米,关系着下游四亿多居民的冷暖。为保障冬季能源稳定供应,一场全站排查随即展开。从管线到阀门,从仪表到伴热带……马宁带领同事迎着凛冽寒风,反复检测设备工作情况,直到将管道运行隐患彻底排除。

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压缩机运行情况。新华社发

压缩机是输气系统的“心脏”,更是冬季保供的重器。工程师李志远守在屏幕前,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各项数据,准备第四次启机测试。连续奋战近7小时,直到看到屏幕上的异常数据终于回落到安全区间。“这下心里有底了。”他如释重负地说道。

作业区压缩机房里,国产20兆瓦级离心式压缩机运行平稳、高速同步电机运行平顺,变频器精准控速……正是一次次实验和一组组数据,交出了我国首条长输天然气管道核心设备100%国产化、安全平稳运行近2200天的“保供答卷”。

这个冬天,黑河作业区又多了一件“御寒利器”——由职工创新工作室研发的仪表保温箱。在黑河,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仪表液晶屏常被“冻僵”,影响数据读取。为解决这一问题,作业区职工创新工作室展开实验、多次方案革新,最终研制出适用于极寒地区的仪表保温箱,可提高箱内温度10℃以上,该保温箱已获专利,有效保障了室外仪表设备的稳定运行。“咱们自己动手,解决了自己的难题,心里特别踏实。”工作室带头人谢一辉笑着说。

职工创新工作室成员正在开展技术研讨。新华社发

在黑河遇到冬季大雪天气,车辆常常寸步难行,管道巡检只能依靠双脚。“下大雪时,我们顶风冒雪巡检管线,每一步都得踩实,不然就容易陷进雪窝。”管道工程师王佳良说,他和同事揣着灌满滚烫姜茶的保温壶上路,可没等喝上几口,寒意就已浸透壶壁,有时因为降雪行进艰难,近3公里的巡检路程,需要3个多小时才能走完。

以上工作场景是国家管网集团东北公司黑河作业区冬季保供工作的缩影。马宁说:在极寒冰雪中,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守护万家烟火。

关键词: 黑龙江 国家管网 极寒保供

上一篇:“苏超”南京队外籍主帅,成了南京女婿 今日精选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话题

热点推荐

头条